Page 19 - 微软用户
P. 19

教师专用 请勿外泄



              又能够发现内在规律提高备考效率。除了格式以及行文逻辑上复习外,大家还要增加
              理论政策的学习,加深政策理解与领悟,在公文撰写过程中写出语言精道、站位正确、
              表达到位的公文范式。

                  3.问题设置

                  中央遴选的 B 卷的题型题量基本固定,三道案例分析,A 类中的对策性论文不在 B
              卷中涉及,一般采用一个案例分析下托 1-3 个小问题的形式,题干由问题和具体要求

              两部分构成,会给出明确的字数限制,前两道案例分析题目多采用“不超过”表述,
              最后一道案例分析字数限制多使用区间范围。

                  通过对近几年题目的分析,我们还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题干给出较为明确的身份限定。

                  中央遴选考试虽是为中央机关选拔优秀人才,但是题干中设置的身份却并未明显
              体现这点,题干中身份多为县市一级工作人员,当然存在部委直属单位工作人员的身

              份定位。而且限定身份对于题目答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 2015 年第二道案例
              分析:
                  1.针对明月乡存在的问题,请以滨江县县政府的名义提出处理指导意见。(15 分,

              200 字以内)
                  2.假设你是县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针对滨江县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请草

              拟一份工作建议,以供领导参阅。(20 分,500 字以内)
                  这道题目都是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的核心问题都是“农村环境污染整

              治”,但是因身份不同而在具体要点上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问题 1 的身份是“县政
              府”凸显统筹协调能力,问题 2 的身份是“县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凸显部门职能。

              若考生未注意到此此题目中的身份限定就会导致两道题目要点重复的问题。
                  (2)多以“监督检查”视角命制问题。
                  前两道案例分析主题多为消极性问题,在题干命制过程中多为针对基层实际问题

              的督导和监察,例如 2017 年的第一、二道案例分析都是设置了调研组发现问题的情景。
              再如,2016 年的第一、二道案例分析分别设置了“农业厅农场品质量监督管理处”和

              “食品药品质监局”两个部门角色。2013 年和 2012 年也都体现这一特点。
                  (3)公文部分命题趋势稳定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9                  中公教育教师专用资料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